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“痹病”范畴。娄老根据祖国医学理论,将痹病分为3个证型论治。
(1)风湿热型惯用方: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,扪之发热,甚者红肿热痛,疼不可触,得冷则舒,遇热加剧,屈伸不利。其中,风热胜者兼见发热、汗出,口渴、咽喉肿痛,或皮肤红斑,皮下结节,多个关节疼痛,舌红、苔薄黄或黄燥,脉浮数;湿热胜者兼见胸脘满闷,身重,肿痛以下肢为多;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解毒,疏风除湿,活血通络。
处方组成:忍冬藤60克,败酱草、络石藤、青风藤、土茯苓、老鹳草、丹参各30克,香附15克。
加减:
风热证者,加连翘30克,葛根12克;
湿热证者,加防己12克,白花蛇舌草15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分早晚2次分服。
(2)风寒湿型惯用方: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,遇寒冷加重,得热痛减。风偏胜者,疼痛游走不定,以上肢肩背多见,舌淡、苔薄白,脉浮缓。偏寒者,疼痛剧烈,疼处冷感,得热则缓,疼处固定,日轻夜重,四肢欠温,舌淡苔白,脉弦紧。偏湿者,肢体肿胀沉重,麻木不仁,伴周身困重,舌胖淡,苔白滑或腻,脉濡。治宜散寒除湿、祛风通络、活血养血。
处方组成:娄氏通痹汤。当归、丹参、海风藤各18克,鸡血藤、透骨草各21克,独活、钻地风各18克,香附21克。
加减:
寒偏胜者,加制川乌、制草乌各6克,桂枝9克,细辛3克;
风偏胜者,加防风、羌活各12克,威灵仙15克;
湿偏胜者,加薏苡仁30克,萆薢12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,早晚2次分服。
(3)瘀血型惯用方: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局部有外伤史,疼痛如针刺刀割,痛处固定不移,有明显压痛感,局部皮肤紫暗,或关节肿大变形,或顽痹不愈,肌肤甲错。舌质紫暗有瘀斑,脉弦涩。治宜活血化瘀、行气通络。
处方组成:娄氏化瘀通络汤。当归18克,丹参30克,制乳香9克,鸡血藤21克,制没药9克,香附、延胡索各12克,透骨草30克。
加减:
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,加穿山甲10克,蜈蚣2条,全蝎15克,乌梢蛇、地龙各15克,制马钱子0.5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早晚2次分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